欢迎访问星空体育(官方)APP下载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电话:400-123-4567

手机:138-0000-0000

邮箱:admin@sxxwf.com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88号


行业资讯

星空体育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 作者:小编
  • 发布时间:2024-06-19 23:31:37
  • 点击:

  星空体育app下载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的通知

  现将《大南昌都市圈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线日

  一、加快构建大中小城市网络化发展的城镇体系(一)提升大城市功能品质和发展能级

  二、构建安全泛在互联的智慧都市圈(一)协同打造以南昌为核心的区域信息通信枢纽

  四、建立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和管控体系(一)完善区域资源环境生态监测体系

  一、构建海、陆、空全方位立体开放新格局(一)强化“东向”和“南向”海上开放

  四、健全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一)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和征管协调机制

  大南昌都市圈包括南昌市、九江市和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区,宜春市的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和靖安县、奉新县,上饶市的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含国家级新区赣江新区(图1)。2018年,国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年末总人口1790万人,地区生产总值(GDP)10506亿元。

  依据《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和江西省相关规划,按照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指导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布局重大项目的重要依据。规划期为2019-2025年,展望到2035年。

  大南昌都市圈位于国家城镇化战略格局长江横轴与京九发展轴交汇处,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近年来都市圈对外运输通道建设明显提速,初步形成以高速铁路、普通铁路、高速公路等为主骨架的通道格局,有效连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主要城镇化地区和省内各设区市。综合交通枢纽建设逐步推进,统筹多种运输方式一体衔接的现代枢纽站场相继投入使用,服务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基本形成覆盖国内主要城市,连接东南亚、东欧等地区的航空网络。九江港是长江干线个亿吨大港之一,实现万吨货轮通达。依托京九、沪昆“十”字型运输通道,以高速公路为骨干的都市圈综合交通网布局不断完善,基本实现县城中心区30分钟内上高速公路。

  大南昌都市圈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产业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一批产业达到千亿级规模,航空制造、汽车及零部件、中医药、虚拟现实等产业在全国已形成竞争优势,涌现了一批著名企业和品牌,工业增加值占全省比重超过40%,拥有全省全部4个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元的国家级开发区,中成药生产规模居全国城市前列。

  大南昌都市圈聚集了全省五分之三的科研机构和三分之二的普通高校,汇聚全省70%以上的科研工作者,拥有20多个国家级和200多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及超过全省一半的创新创业平台。红谷滩全省金融商务区汇聚全省80%以上的省级金融机构,成立全国首家省级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江西基金产业园,是全省科技创业资金的重要来源地。赣江新区是中部地区科技、人才和教育资源密集区,拥有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全国“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人力资源产业园等桂冠。抚州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共青城市私募基金产业聚力发展态势良好。

  大南昌都市圈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齐全,形成层次有序、联系密切的城镇体系。2018年,城镇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8%,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南昌市、九江市分别为城区人口超过300万人和100万人的Ⅰ型、Ⅱ型大城市,抚州市是城区人口超过50万人的中等城市,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瑞昌市等为城区人口超过20万人的Ⅰ型小城市,庐山市、靖安县、共青城市、奉新县、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都昌县等属于城区人口少于20万人的Ⅱ型小城市,一批小城镇迅速崛起,特色小镇发展亮点纷呈。城镇基础设施显著改善,公共服务明显加强。

  大南昌都市圈北临长江,西依幕阜山和九岭山,东含鄱阳湖和庐山,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的核心地带,绿色生态优势显著。鄱阳湖系我国最大淡水湖,赣江、修河、抚河等主要河流断面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拥有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国家森林城市在设区市全覆盖,生态环境质量居全国前列。

  大南昌都市圈历史文化浓郁,人文底蕴丰厚,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南昌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滕王阁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九江商业、山水、宗教、书院等多元文化厚重且个性鲜明。庐山是国内3个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之一。抚州是“才子之乡,文化之邦”。汤显祖戏剧节、高安采茶戏、樟树筑卫城、万年稻作文化等文化品牌已具国内外影响力。

  经济总量偏小,南昌市对全省的引领带动作用不足。产业结构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动能培育仍处于起步阶段。科技创新能力较弱,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高水平创新平台、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较少,2018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只有12家。

  在大南昌都市圈内部各行政区之间,产业同质化过度竞争、区域市场分割问题仍然较重,规划对接和空间管制、公共服务、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联通等统筹协调尚处于初级阶段。区域城乡融合和产业融合水平不高,产业高端化、集聚化亟待加强。

  大南昌都市圈对外通道功能有待提升,南北向缺乏快速通达通道,东西向通道局部路段能力紧张,西北、东南、东北向通道联通能力不足。综合交通枢纽一体衔接水平不高,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缓慢,重点货运枢纽缺少铁路、高等级公路衔接。交通网布局有待完善、功能层次不清晰。以南昌为核心,连接主要城市、组团间的城际通道功能不强。南昌、九江、抚州中心城区与周边城镇的交通联系有待强化,大中城市周边县市交通发展短板明显。

  周边省会城市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大南昌都市圈,容易在资源、要素、人才、市场等方面形成对大南昌都市圈发展的虹吸效应。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支持海西经济区和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等建设,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都可能导致大南昌都市圈进入国家战略的边缘地位。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全球创新版图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加速重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加速重塑,为区域发展重塑竞争新优势提供新选择。国家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为推进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都市圈日益成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空间单元,也是参与全国区域竞争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推进大南昌都市圈建设,有利于贯彻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江西更好对接融入国家战略、提升在全国发展地位的重大战略决策。打造大南昌都市圈,有利于培育形成新的重要增长极,引领带动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新的战略支撑;有利于推动跨行政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协调联动,为内陆地区都市圈发展探索新的路径;有利于协同推进鄱阳湖流域治理,形成对大江大湖区域综合开发的示范价值,共建长江中游生态安全屏障。

  着力培育统筹有力、竞合有序、功能耦合、绿色协调、互利共赢的都市圈协同发展新机制,加快构建核心引领、功能清晰、分工合理、网络联动、融合一体的大南昌都市圈发展格局,增强都市圈赣风鄱韵和科技支撑,打造高端产业集聚、区域城乡互促、创新创业活跃、宜居宜业宜游的命运共同体。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七次、八次全会决策部署,践行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首要战略,面向打造“一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要求,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导向,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着力推进核心提升、网络链接、梯次带动、融合发展,统筹优化都市圈空间格局,建设高端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合作,打造富有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都市圈,为江西“在加快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在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上勇争先”提供强劲引领和强大支撑,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

  遵循城镇化发展和都市圈演进规律,提升政府规划和战略统筹力,推动都市圈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坚持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有序推进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率先突破,优化空间开发管制和公共资源配置。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促进市场一体化联动。鼓励企业成为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发展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以增强都市圈发展核心和战略增长极的向心集聚力为先导,着力培育其对周边县市和广阔腹地的辐射带动力,夯实九江—南昌—抚州和沿沪昆高铁通道两大发展轴的龙头引领功能。依托重大基础设施通道,打造产业发展廊道和都市圈发展轴,构建极核化、组群化、网络化发展格局。

  优先推进都市圈内涵提升和发展方式转变。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用足城市存量空间,促进城市高效集约紧凑式发展,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有序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引导创新资源、高端要素、优势产业集聚和优化配置。构建网络化创新体系,打造创新策源地,提升都市圈创新能级和品质品位。

  引导利益相关者树立都市圈命运共同体意识,破除区域城乡间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推进分工协作、错位互补、融合互惠,增强都市圈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和整体性。引导区域或企业联合培育供应链战略伙伴关系,协同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星空体育。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区域战略,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和改革创新能力,促进借势向造势转变,加快开放发展步伐。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等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弘扬生态优势为底色,加快培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发展、融合文化的空间格局和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文化传承铸魂,培育文化认同感和软实力。

  坚持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理念,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加快制度创新和先行先试,着力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资源密集优势,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典范区,增强对全省发展的引领力与辐射带动力。

  充分依托绿色生态这个江西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可持续利用。推进生态保护红线定标落地,加快划定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并严守“三线”。以全面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和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九江)为契机,着力推进产业园区转型升级和消费、交通绿色转型,加快培育绿色金融、绿色科技和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和生态宜居城乡建设,探索富有长江经济带特色的都市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率先推进都市圈改革开放走深走实,依靠扩大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深化改革重点突破。坚持以大开放带动大改革大创新,积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争取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扎实推进先行经验复制集成推广。充分利用毗邻长珠闽的区位优势,主动对接融入国家区域战略,构建“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开放格局,推进都市圈建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链接互济的战略枢纽。加快建设高水平开放平台,提高营商环境便利化、法治化、国际化水平。

  坚持制造强圈、质量强圈、品牌强圈、绿色立圈,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优势特色产业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与国际接轨。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聚焦主导产业铸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国际化水平,争创特色新兴产业国际创新策源地。引进培育具有领航作用和国际影响的龙头企业,打造富有国际影响的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服务平台,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协同提升庐山、庐山西海、鄱阳湖、滕王阁、汤显祖故里、八大山人梅湖景区等旅游品牌国际影响力,着力推进旅游及相关服务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体验化。坚持厚植人文,深入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文化融合化。发展全域旅游,丰富“旅游+”业态,带动康养等关联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和网络化共生发展,打造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到2022年,都市圈发展的制度框架和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南昌市、赣江新区和九江市、抚州市及周边县城同城化取得积极进展,规划对接、政策衔接实现重大突破,成本分担、利益共享机制基本形成并加快落地。重大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公共服务和开放平台等领域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南昌市和赣江新区对资源、要素和产业的集聚能力明显增强,区域联动发展态势日趋显现。都市圈民生保障水平加快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改善。

  到2025年,区域城乡融合、生态安全秀美、社会和谐稳定、文化繁荣兴盛、富有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都市圈基本建成,发展的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态势稳定形成,成为江西推进中部地区崛起勇争先的旗舰。城市发展及运营能力显著提升,城市人口和经济密度加快提高。城镇化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达到中部地区先进水平,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集约紧凑、疏密有度的都市圈空间格局稳定形成。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得到健全。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成为主要特征。层次清晰、错位发展、分工协作、遵从山水文脉的空间体系稳定建构。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的核心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九江和抚州两市中心城区的战略增长极功能明显增强,各组团和节点城镇的支撑承接能力显著提升。

  富有创新力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发展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城乡之间产业梯度联动格局基本实现。建成1-2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3-5个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集聚一批创新力和竞争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领航企业,形成一批与领航企业网络共生的产业集群。

  区域城乡协同的创新体系建设进入全国前列。创新创业生态的活力和本土根植性明显增强,鼓励协同合作的创新环境基本健全。建成长江经济带新的重要创新策源地、富有国际影响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高地。在全国乃至国际有重要影响的产业链创新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迅速崛起,赣江新区等一批功能性平台和供应链核心企业成为增强创新驱动能力的引擎。

  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内外交通瓶颈根本缓解,基本形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基础设施网络,对接参与国家或区域战略的能力显著增强。南昌、九江、抚州三市间及其与周边县市间的连接通道更加畅通。

  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主导作用有效彰显。基本形成绿色生态宜居的都市圈格局,成为天蓝、地绿、水净、景美的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样板。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突出区域环境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一体化多层次复合型区域生态网络基本健全。

  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体制新机制基本建立。资源要素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实现便捷流动优化配置。产业融合协作和推进基础设施联通、生态环境联防联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开放创新等体制机制基本健全,区域合作互助和区际利益补偿机制基本健全。都市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到2035年,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空间集约、生态优良、融合互补的都市圈发展格局更加成熟,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引领中部地区崛起、国内国际影响力较强的现代化都市圈。区域城乡协调有序的空间格局稳定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格局基本实现。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和内陆型开放合作新高地全面建成。发展品质、经济实力和创新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进入全国省会都市圈创新能力建设前列,在全国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大幅跃升。世界级产业集群地位更加巩固。都市圈成为富有生机活力的优质创业圈、富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效产业圈、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生活圈,引领“两轴驱动”“三区协同”能力大幅增强。

  综合考虑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和构建江西省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战略需求,引领对接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带两大驱动轴和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赣东北开放合作、赣西转型升级三大协同发展区,统筹谋划区域、生态和产业空间格局,培育布局合理、疏密有度、融合一体、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互动的都市圈。

  优化提升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核心主导地位,强化九江、抚州两市中心城区战略增长极功能,构建九江—南昌—抚州和沿沪昆高铁通道两大发展轴,培育丰樟高、奉靖、鄱余万都组团发展能力,增强其他县市支撑功能,形成“一核两极两轴、三组团多支撑”的都市圈区域格局(图2)。

  包括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打造都市圈发展的核心引擎、引领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全国内陆双向开放试验区建设先导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核心区,建设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培育提升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增强对推进集约型紧凑式发展的引领示范功能,提升在都市圈核心主导功能和辐射带动能级,推动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创新要素优先集聚,增强高端服务和科技创新功能。

  南昌市中心城区。加快打造都市圈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品质消费中心和高端服务业发展中心,培育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行区、长江中游城市群幸福产业品质化发展优势区,建设对接沪昆、京九高铁经济带的战略枢纽。聚焦推进绿色食品、现代轻纺、新型材料、机电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培育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动能,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提升对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带动力。

  赣江新区。发挥先行先试优势,打造都市圈新兴产业发展高地和创新创意之都,建设长江中游新型城镇化示范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先行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策源地和战略制高点,打造绿色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示范区。对标国际,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和配套公共服务,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水平,打造产业融合、城乡融合、产城融合发展典范区。

  分别为九江市、抚州市中心城区。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公共服务品质,推进九江市、抚州市中心城区与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协同发展、相向发展,带动周边县市和乡村提升发展水平。

  九江市中心城区。培育对都市圈发展的关键支撑功能,打造赣鄂皖省际交界地区区域经济中心和服务消费中心,形成都市圈融入对接京九高铁经济带的次级战略枢纽、长江经济带重要的区域性航运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先导区,建设都市圈向北开放合作先行区、向东和向西开放合作战略平台。打造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典范区和都市型工业精品区,强化商贸物流、金融、文化、科教、旅游等区域中心城市服务功能,培育临江滨湖名山特色鲜明的幸福产业发展优势。

  抚州市中心城区。强化对都市圈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形成都市圈对接沪昆高铁、向莆铁路经济带的次级战略枢纽功能,推动抚州国家级文化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都市圈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全国大数据信息产业基地,打造都市圈向南、向东开放合作先行区,建设都市圈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示范区。以推进昌抚合作示范区、赣闽合作示范区建设为先导,主动对接南昌市和赣江新区并错位发展,积极参与海西经济区建设,深化与长三角、海峡西岸城市群的产业对接。

  依托铁路交通大通道,构建九江—南昌—抚州纵向发展轴和沿沪昆高铁通道横向发展轴,增强主要节点区域功能和联动发展能力,培育对优质资源要素和高端产业的集聚力,有效对接全省区域发展新格局。

  九江—南昌—抚州纵向发展轴。依托京九和昌福运输通道,发挥“一核两极”引领带动作用,提升瑞昌市、庐山市、德安县城、共青城市、永修县城、南昌县城等沿线主要节点区域功能,构建都市圈纵向发展的战略主轴。打造都市圈深化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先行区、国际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优势区,形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主干带,建成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核心带、新型城镇化引领乡村振兴关键支撑带。

  沿沪昆高铁通道横向发展轴。依托沪昆高铁通道,发挥南昌市、抚州市引领带动作用,提升进贤县城、南昌县城、高安市等沿线主要节点区域功能,构建都市圈横向发展的战略主轴。加快城际协作,优化沿线节点城镇产业发展重点和城市功能布局,协同推进相关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建设,放大高铁同城化、一体化效应,打造都市圈对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海峡西岸、长株潭两个城市群的连接带,建设国际先进制造业集聚带、特色生态文化旅游黄金带、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以交通为先导,加快推进各组团与“一核两极两轴”和周边中等城市的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对接。推进与南昌市同城化发展,建设南昌市和周边中等城市生态“后花园”。增强开发区引领作用,主动承接南昌辐射,支持各组团发挥自身优势,培育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合作有序且富有竞争力的发展格局,构建与南昌市和赣江新区有效衔接的都市圈产业链,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和宜居城乡建设。

  丰樟高组团。打造中部地区高水平的产业绿色转型带动乡村振兴先行区、循环经济示范区、特色历史文化旅游区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样板区,成为都市圈引领带动赣西转型升级发展区的中转放大平台。率先加强对接南昌城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物流节点功能。严格限制高污染产业发展,强化生态环境综合协同治理和产业绿色发展。提升对南昌产业的配套协作水平。

  奉靖组团。打造都市圈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康养产业发展优势区。推进特色农业、生态型都市农业品牌化发展,培育都市圈重要生态屏障,形成生态宜居引领型乡村振兴模式。提高交通等基础设施对接南昌的便利通达性,推动传统工业绿色转型和新兴幸福产业发展。

  鄱余万都组团。打造全国知名的湖泊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全国绿色优质农水产品供应基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承接基地。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南昌、九江和周边中等城市,在地铁建设远景规划中研究连接本组团的可行性。强化鄱阳湖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协同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优先发展滨湖都市型生态农业、特色和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集群,鼓励生态、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着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互促进。

  引导都市圈内湖口县、彭泽县、修水县、武宁县、安义县等县强化与“一核两极两轴”对接发展,扬长避短,培育特色和竞争力,加快产业绿色转型,强化对都市圈发展的支撑能力。

  二、生态格局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夯实自然生态本底,构筑“一带、两肺、九廊、多区”的都市圈生态格局(图3—图5)。

  百里长江“最美生态景观带”。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全力打造水美、岸美、产业美、环境美的沿长江岸线绿色生态景观带。划定并严格保护长江岸线生态保护区。严控长江岸线开发建设和入江污染物排放总量。全面清理岸线范围内非法设置码头、非法采砂等危及生态环境活动,严格加强垃圾治理。通过封育、补植等措施,对岸线宜林荒山荒地进行近自然修复,形成沿江生态景观带。全面系统修复长江自然岸线和湿地,提升长江岸线生态功能和景观美感度。

  以鄱阳湖为主的水生态“蓝肺”。以鄱阳湖水体和湿地为核心,以1998年鄱阳湖最高水位线公里为缓冲,重点保护鄱阳湖水质、湖泊湿地、野生动植物,发挥调蓄“五河”及长江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等作用。严格入湖水质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治理,还鄱阳湖勃勃生机,努力打造国际知名的野生动物栖息地、大湖区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典范区。

  以山地森林为主的西部生态“绿肺”。以云居山—庐山西海风景区为核心,北至幕阜山、修河流域,南至九岭山、梅岭,形成都市圈西部生态涵养区,保护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功能。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采伐,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推动低产低效天然林改造,加强退化天然林封育。通过补植造林、森林抚育、低产低效林近自然改造,全面提升人工林质量和生态功能。主动对接湖北、湖南周边地区,共同做实幕阜山地区生态环保,共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九大重要蓝绿生态河流和湖泊廊道。依托都市圈河流水系网络,以赣江、修河、锦江、潦河、抚河、乐安河、信江、昌江八条河流为主轴,原则上按城镇段河流两侧各50米、非城镇段两侧各200米划定廊道,通过河道和滨岸带生态修复,建设集生态、水利、健身、休闲等功能于一体、蓝绿交织的河流生态廊道。沿鄱阳湖推动退耕还湿还绿、滨岸带生态修复,打造集防洪、交通、景观旅游于一体的沿湖绿色生态廊道。采取重建深塘和浅滩、恢复被裁直河段、拆除混凝土河道等积极措施,恢复河流自然形态。加强土著物种保护,恢复濒危、珍稀和特有生物物种栖息地,防止生物入侵。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控制入河入湖污染物总量。

  加强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多个重要生态区的生态保护。对庐山桃红岭、赣西北、梅岭及东南山麓、莲花山、阁皂山、金山岭、九岭山等水土保持与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军山湖—青岚湖—金溪湖水源涵养区,神农源水土保持区等重要生态区全面禁止天然林商业采伐,推进封山育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快推进低产低效林近自然改造,改善林分结构,全面优化森林生态系统。加强湖泊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物多样性维持、洪水调蓄、水质净化和景观美学功能。

  以开发区和新城新区为重点发展平台,积极发挥都市圈核—极—轴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一中心两板块五片区多支点”的产业空间格局(图6)。

  南昌市和赣江新区。培育壮大智能装备、电子信息、航空装备、有色金属、虚拟现实、LED照明、中医药、现代轻纺、绿色食品、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特色产业,推进高端临空产业集聚,提升发展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总部经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工业设计和都市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打造高端服务业核心集聚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进产业体系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和服务化。

  九江市。发挥九江经开区龙头引领作用,建设跨省区域性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临港产业基地,重点打造石油化工、现代纺织、电子电器、新材料、新能源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以智能科技为核心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建设八里湖、赛城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抚州市。提升抚州高新区骨干带动功能,建设南昌先进制造业协作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配件、新能源新材料、现代信息四大主导产业和文化旅游、中医药、大健康、互联网经济等新兴产业,推动建设国际化全域生态文化旅游和康养产业发展高地,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化集群、区域性物流中心和农业总部经济中心。

  昌九产业片区。主要包括南昌市北部和九江市,重点发展光电信息、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医药、现代轻纺、石油化工等先进制造业,构建九江港和南昌港组合模式,加快建设长江经济带区域航运中心。

  昌抚产业片区。主要包括南昌市东部和抚州市临川区、东乡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绿色食品、文化旅游等,加快昌抚合作示范区建设。

  昌奉靖产业片区。主要包括南昌市西部和奉新县、靖安县,重点发展新能源及新材料、纺织服装、机电制造、生态文化旅游、循环经济等,培育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业链,沿昌铜经济带打造全省幸福产业聚集区。

  昌丰樟高产业片区。主要包括南昌市西南部及丰城市、樟树市、高安市,重点发展新型装备、再生资源、光电、家具、中医药、建筑陶瓷、绿色食品产业等。

  昌鄱余万产业片区。主要包括南昌市东北部及鄱阳县、余干县、万年县,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新材料、绿色食品等。

  发挥开发区改革开放排头兵和转型升级主阵地作用,推进开发区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培育富有创新力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领航企业,打造推进产业绿色高端化转型的“领头雁”。合理确定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营造产业关联、互为生态的发展格局。优化园区功能、强化产业链条、扶持重大项目、支持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腾笼换鸟”,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顺应城乡融合发展趋势,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着力培育核极集约、轴点联动、腹地支撑、分工协同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形成富有赣风鄱韵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双轮驱动”模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优化城市发展导向(表3)。以南昌市为核心,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网络化发展新格局,推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

  推进大城市中心城区内涵提升和集约型紧凑式发展。鼓励南昌市发挥Ⅰ型大城市引领示范作用、九江市培育Ⅱ大城市示范带动功能,发挥规模效应,增强对高端要素、高端人才、高端产业、高端服务集聚力,提升大城市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力。率先提升规划和建设质量,完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转型机制,推动城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提升创新能级和人口、经济密度。支持南昌市争创国家中心城市,推动南昌市、九江市中心城区率先打造中部城市群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丰富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功能和全域旅游产品谱系、业态体系。

  提升大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城市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人口布局协同关系,改善公共治理,强化柔性治理和包容发展,促进城市建设、历史人文、自然生态和谐统一。结合旧城改造,培育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文化内涵,增强对优质产业、人才和要素吸引力。顺应人口和产业布局演变趋势,优化布局大城市商业街区和服务业集聚区,提升服务能级。推进生态城市建设,通过绿廊、绿道、水系将周边生态资源引入城市,构建公园、绿道、湿地熠熠生辉的城市生态空间体系。

  推动新城新区健康可持续发展。优化南昌市和九江市中心城区辖区数量,严格新城新区设立条件并控制建设规模。坚持集聚产业和人口并重,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业融合,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推进赣江新区建设提档升级,统筹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居住空间和生态布局,建设与山脉水系融合的现代滨湖临江宜居宜业生态新城。推进九江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鼓励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促进空间融合和产业联动发展。积极推动位于中心城区、工业比重低的开发区由生产型园区经济向城市综合功能区转型。健全新城新区生活服务设施,构建“大园区+小城市”公共服务网络,推动社区服务、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向开发区延伸,促进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有机融合。

  鼓励中等城市探索富有区域和城市类型特色的集约型紧凑式发展模式。培育抚州市中心城区在都市圈的次级中心城市功能。鼓励丰城市城区和南昌县县城稳步推进向中等城市转型。鼓励小城市稳健增强人口和产业吸引力,推进向中等城市转型。引导中等城市利用区位交通优势,提升产业支撑力和公共服务品质,推进服务业转型升级和特色化,培育其区域经济中心和都市圈经济社会生态发展节点功能,化解中等城市发展短板,提升对小城市和乡村发展带动力。鼓励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推进中等城市精致建设、精致管理和品质发展,丰富城市文化内涵和特色。加快昌抚一体化、昌丰(城)一体化、昌昌(南昌县城和南昌市中心城区)一体化,培育在城镇体系中承上启下功能,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平台和承接大城市功能疏解载体。

  鼓励小城市培育都市圈重要节点功能,提升配套服务和公共服务软实力,打造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镇化重要平台。推动符合条件的县撤县设市。支持小城市增强与南昌市、九江市、抚州市快速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联通能力,培育衔接城乡、承接大中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功能,引导其与大中城市中心城区产业差异化错位发展。以开发区、产业园区为重点,推动小城市工业规模化、特色化和集聚集群集约化,夯实先进制造业基础和县域经济特色优势。推进城镇污染垃圾治理、能源供应、宜居社区建设,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

  合理考虑居民生产生活半径,优化布局小城镇和村庄居民点,着力构建以小城镇为中心、惠及周边村镇的便捷生活圈、完善服务圈、繁荣商业圈。以中心镇为龙头,提升小城镇对乡村辐射带动力。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提升精品特色小镇示范和辐射作用,有序发展一批特色鲜明、要素集聚、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宜居宜业的特色小镇(表4)和小城镇。支持部分重点镇升级为小城市。

  二、以城带乡培育乡村振兴新动能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导向,着力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夯实都市圈城镇体系的腹地支撑。

  整合城乡资源,促进城乡要素跨界配置,搭建城市企业和人才、资金、技术等参与乡村振兴的平台,带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创新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村产业融合、城乡融合路径,推广“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新型产销模式。鼓励培育农村产业融合领军主体,带动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参与乡村振兴。鼓励区域城乡间、不同经营主体间合作,加快构建城乡有效衔接、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农特产品销售网络。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城市企业和工商资本联合打造农产品公共营销平台。培育科研院所—农特产品产区—大中城市社区网络互动的农特产品发展联盟,培育以城带乡能力。

  鼓励通过“总部经济+基地”“城市服务+乡村生产”“特色商贸或服务小镇+农业基地”、服务集群带动涉农产业集群、城乡生产—流通—消费联盟和发展定制农业等方式,推进城乡融合,增强城市引领农村产业融合能力。优先支持现代农业供应链主体和农业产业链全程服务商、综合集成商成长,创新以城带乡路径。支持绿色供应链核心技术推广转化,加强城乡高效配送网络建设。鼓励城乡联合,以市场化、经营性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全程覆盖、广域集成、配套完善的服务网络,带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升级。鼓励依托工商资本和新型经营(服务)主体,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贸工农技结合型产业联盟,打造以绿色食品、中医药、农特产品加工等为重点的涉农企业集群,带动农业农村延伸产业链、完善供应链、提升价值链,促进农民增收。

  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公共服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基础,建设宜居适度的美丽乡村,提升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强化乡村规划引领,建设一批立足乡土社会、承载田园乡愁、体现现代文明的美丽乡村,形成一批凸显赣鄱风貌或田园、水乡、山村风光的特色村。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鼓励建筑和景观个性设计。坚持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少拆房,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加强国家、省级传统村落保护和更新规划,切实保护村庄整体空间形态和环境,全面保护文物古迹、历史建筑、传统民居等。在安义、湾里、修水、武宁、瑞昌、共青城、奉新、靖安等森林资源丰富的县(市、区)乡镇,规划建设一批乡村森林公园,建成本地和都市圈居民共有的优质生活游憩空间。在城郊和人口集聚的乡镇村落附近,规划修建乡村绿道,满足城乡居民亲近、享受自然需求。推进共建生态宜居乡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重点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强力整治垃圾山、垃圾围村、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等问题,积极稳妥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并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

  在鄱阳湖沿岸人口密集区,积极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生态保护服务和协议生态保护机制。在西部山区,充分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本底,发展生态农业和旅游、康养等生态型产业。支持靖安、奉新、修水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立林业碳汇生产等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市场创建、定价和交易机制。推进乡村生态文明教育,推动保护生态环境进入村规民约。

  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衔接,实现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将都市圈建成打赢脱贫攻坚战样板区。

  以鄱余万都和修水为重点,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确保“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聚焦特殊贫困群体重点发力,健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机制,推进开发式扶贫与保障性扶贫统筹衔接。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整合优化都市圈力量,统筹各类扶贫资源,加快推进产业扶贫提质增效、就业扶贫拓展扩面、扶贫搬迁后续提效、生态扶贫示范促进、教育扶贫精准对接、健康扶贫巩固提升、危房改造稳固安居、保障扶贫兜底覆盖、基础设施全面改善、深度贫困村着力攻坚等脱贫攻坚十大行动计划。以人才支持、市场对接、劳务协作、资金支持等为重点,深化都市圈内扶贫协作,推进龙头企业与贫困村合作,强化定点扶贫和帮扶量,推进携手奔小康行动向贫困村全覆盖。

  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加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为重点,确保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后,部分现行有效的扶贫政策维持若干年不变。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脱贫解困成果,接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适时推进减贫工作战略转型,筑牢促进群众稳定脱贫、防范返贫长效机制。统筹解决城乡脱贫解困问题,超前防范乡村贫困向城市贫困转化。着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工程,促进科技创新与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有效对接。

  第五章 共建高端化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巩固、增强、提升、畅通”方针,着力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科学完善产业定位和区域城乡经济合作模式,打造都市圈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和产业发展平台共建共享,共建高端产业集聚、特色优势互补、配套协作紧密、创新创业活跃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产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推进工业强省、旅游强省、现代农业强省战略在都市圈率先落地,深入实施新兴产业倍增、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经济新动能培育工程,着力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都市圈,实施铸链、补链、强链行动,推进“2+6+N”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升产业发展能级星空体育。

  发挥九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综合试点作用,开展重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省级分行业试点,鼓励非试点市、县因地制宜创新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进科技、文化创意与产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传统产业基础能力和创新力。协同推进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创新链,鼓励创新型、领军型企业发展壮大,加快有色、石化、建材、纺织、食品等传统产业向先进制造业转型,巩固传统产业优势。强化互联网、大数据、工业设计、人工智能等推广应用,推进传统优势产业高端化、品牌化、数字化、链条化,全面升级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激发传统产业集群生机活力(专栏2)。

  依托优势创新链培育新兴产业链,围绕高端化、集约化、特色化、规模化方向,聚焦突破核心关键技术,集中力量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推进新产品、新服务应用示范,促进新兴产业规模和龙头企业快速扩张,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航空、中医药、移动物联网、LED等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一批世界领先的细分行业(专栏3)。

  着力推进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中高端服务供给能力,协同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差异化和高端化拓展,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品质化、便利化提升;融入时代感、人文感、地域感,体现人性化、多样化、特色化。引导服务业增强要素集聚、市场培育、需求创造和布局优化能力,培育一批影响和辐射带动力强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作配套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发展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服务业与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全国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中部地区服务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先行区(专栏4)。

  (四)培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优势。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设立旅游共享平台和旅游“一卡通”,推进名山名湖名城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提升发展以庐山、庐山西海、赣江、鄱阳湖、滕王阁、汤显祖故里、八一起义、八大山人为代表的高端文化旅游,丰富旅游品牌内涵和服务体验,构建特色魅力旅游圈。

  区域联手推进旅游资源开发和市场营销。鼓励南昌、九江、抚州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共推红色、绿色、古色旅游产品和业态创新,创新低空飞行、生态观光、森林康养、山岳体验等业态。推进跨省合作、区域联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依托九江—鄱阳湖—南昌—抚州旅游线路,对接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立互为旅游目的地的客源联动机制星空体育,联建无障碍旅游区。推进“旅游+”提质增效行动,促进旅游与康养、文体、农业、休闲林业等融合发展和旅游商品开发。

  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结合加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街区保护,着力培育南昌综合性创意都市和环鄱阳湖、沿沪昆高速、沿京九铁路文化创意产业带,推广抚州发展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加快将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打造为在全国富有影响的文化景区。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江西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打造以南昌高新区为主体的数字出版核心区。以南昌为中心组织环鄱阳湖遗产群,依托昌景黄、杭黄高铁通道,联动环徽州遗产群、环太湖遗产群,共同构建浙皖赣世界级文旅休闲区。

  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和影响力。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和文化、科技提升行动。深度挖掘农业农村生态涵养、休闲观光、旅游度假、文化体验、教育科普、健康养老等功能,促进乡村旅游和农业、体育赛事、教育培训、健康养老、农产品加工、农村传统工艺品产销业等融合发展。推进农业与特色文化深度融合,建设农耕文化创新体验区,带动农特产品向旅游商品、文化礼品转化。

  积极发展都市农业,加强面向都市圈大中城市的鲜活农产品供应基地建设,适度提高南昌、九江等大城市蔬菜、水产品、畜产品自给率。鼓励培育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商农互联、产销衔接,健全农业产销稳定衔接机制。引导丰城国家农业科技园等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鼓励创建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加快推进临川、万年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严守耕地红线,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增强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培育根植于农业农村、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带动农业转型升级、乡村产业多元化综合化和农民增收。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服务强农、品牌强农。打造全国知名的绿色有机农产品供应基地、鄱阳湖绿色有机农水产品品牌。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培育种养加结合的循环经济。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工程,打造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新载体新平台。

  面向产业公共服务需求和关键共性技术攻关,联合建设区域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互联网+”行动,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推动企业上云和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创建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专业化运作”的服务新模式。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建设统一规范、公开透明、服务高效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鼓励面向中小企业公益性和增值性服务需求,建设小微企业服务站、线上服务超市等公共服务平台。

  推进开发区空间整合、功能集成、产业集聚、体制创新,坚持以“亩均论英雄”与培育创新能力并重,重点推进南昌高新区等打造超五千亿级开发区,南昌经开区、南昌小蓝经开区、九江经开区等打造超两千亿级开发区,培育一批超千亿级开发区。坚持“一园一主导”“一园一特色”,鼓励园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和2-3个主攻产业,省级开发区重点发展1个首位产业和1-2个主攻产业。科学规划功能分区,优先推进开发区核心区高端化集约化发展,统筹核心区与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城市功能建设。支持开发区建设引领性强的生产性服务业综合平台或集聚区,打造工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旗舰。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和开发运营模式创新,建立综合与分类结合的考评体系。

  三、有效承接区域产业转移围绕产业发展重点和转型方向,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推进周边县市积极承接“一核两极”产业转移,着力构建平台、创新方式、强化管理、优化环境,实现在承接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

  积极谋求与发达地区技术成果共享互通,搭建技术转移数据平台和市场对接平台,支持建立省际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产业孵化园区。争取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合作,加快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鼓励共青城—上海产业园、抚州—赣闽产业园、赣江新区中关村产业园和“飞地港”“陆地港”等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探索产业转移合作模式,鼓励共建跨区域合作产业园、外贸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和“飞地”型园区。以开发区为平台拓宽产业转移渠道,鼓励国家级开发区采取“园中园”、援建、托管、股份合作等模式,承接产业组团式、链条式、集群式转移。开发乡贤、校友、战友资源,立足开发区首位产业和主攻产业,积极引入国内外知名企业。

  推进都市圈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一体化,实施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准入标准,严禁引进高耗能、高污染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健全产业转移推进和利益协调机制,推动都市圈行政许可互认,探索主体结构、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利益分配等新模式,支持以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等形式参与合作,支持合作方开展质检、通关、市场执法等标准对接和结果互认。争取与合作省市共同设立省际合作发展基金,发挥省际合作会商机制作用,推进跨区域合作重大项目、重大平台建设和政策落实。

  坚持创新强圈,健全协同、包容型创新机制,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交叉渗透、融合提升。

  完善跨区域、跨主体科技协同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机制,推进科技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和专利信息共享,深化区域创新研发、集成应用和成果转化协作。加强与中科院合作,推进中药大科学装置申报建设。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重点工程、技术转移和创新服务体系推进工程。加快科技孵化器及赣江新区技术协同创新园建设。鼓励龙头企业牵头,重点围绕新兴产业关键环节,设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型科技协同创新体,组建跨区域技术转移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探索建立市场化协同创新管理和运行机制。

  实施领军企业成长工程、高成长性企业培育计划、科技型小微企业提升行动,推进重大关键技术研发、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构建、高层次创新平台建设、人才技术聚集等取得突破,提升企业创新投入、成果转移转化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等主体作用。鼓励大中型企业通过生产协作、开放平台、共享资源、开放标准等方式,带动小微企业成长。鼓励科技型大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挥龙头作用,促进大企业内部创业和开放创新。支持有条件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

  完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资源共享的一站式、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激发创业辅导、成果交易等公共服务提质增效潜能。发挥赣江新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引领带动作用,强化创新创业基地功能,支持发展创新驿站、创客街区等新型孵化载体,鼓励探索虚拟大学园、虚拟创新社区等新兴孵化模式。整合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资源,建设专业服务能力强的多功能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支持创建省级服务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基地,鼓励建设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和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依托开发区和樟树、永修、抚州等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完善差别化扶持政策,鼓励建设一批返乡下乡创业孵化基地,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城市企业和人才下乡创业。推进基层服务平台整合和网络联动,加强互联网创业线上线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鼓励创办领办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健全农民工返乡创业和城市企业下乡创业联合激励机制。支持创建乡村创新创业协会,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带动创新创业主体和人才升级。

  统筹提升交通、信息、能源基础设施连通性贯通性,促进廊道共享共用,构建都市圈一体化现代化的综合交通网、智慧信息网、能源电力网,协同提升水利和防洪减灾能力。打造中部地区重要的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信息通信枢纽,夯实能源保障,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协调联动、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对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和高质量发展的支撑能力。

  坚持优网络、织密网、补短板、提品质、畅机制,建设连接东西、贯通南北、内畅外联的都市圈综合运输大通道,构建以南昌为中心多层次、放射状、强联通的综合交通网,打造高效衔接、功能互补的综合交通枢纽,全面提升交通设施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建设多向畅通的对外运输通道。依据“十纵十横”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完善通道布局,优化通道结构,构建多向畅通的对外综合运输通道。以高速铁路建设为重点,提升京九运输通道能力,形成与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间的大能力、高速化综合运输通道。以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和航道整治为重点,完善沪昆、沿江运输通道功能,强化参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交通支撑。以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重点,推动建设福州至银川综合运输通道,加快建设南昌至莆田的跨省快速通道,形成与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等区域的便捷联系。以铁路、公路空白路段和待贯通路段建设为重点,完善与武汉、长沙等城市跨区域通道布局,提升长江中游城市群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构建立体开放的国际运输通道。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指引,围绕“东进”“南下”主导方向和“北上”“西出”开拓方向,打造水、陆、空综合立体对外开放通道。以上海、宁波、厦门、深圳、福州等沿海港口为支点,连接沿江、京九、沪昆、福州至银川综合运输通道,形成通江达海、辐射全球的海上丝绸之路走廊。依托沪昆、京九、福州至银川等运输通道,加强与新疆、云南、广西、内蒙古等重点方向的运输通道联系,形成高效畅通的陆路丝绸之路走廊。以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为核心,加密国内干线航班,拓展东南亚国际航线和港台地区航线,积极培育洲际航线,形成覆盖全国、连接“一带一路”重点地区的空中丝绸之路走廊。

  打造高效便捷的都市圈交通网。以南昌市和赣江新区为核心,以九江、抚州市和丰樟高、奉靖、鄱余万都组团为主要节点,构建以高速铁路、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通公路、市域铁路、水运为支撑的多层次综合交通网。有序推进南昌至抚州等市域铁路建设,提升南昌至抚州高等级公路保障能力,构建以高速铁路、干线铁路、高速公路为主骨架的城际交通主通道,实现南昌与主要节点城市(组团)之间的快速通达,打造“1小时”都市圈。推进南昌城市轨道交通网建设,适时研究南昌至赣江新区、安义、高安、丰城、樟树等周边城镇的市域或城际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布局,建设南昌、九江、抚州绕城高速公路,加快建设奉靖、鄱余万都组团空白路段,增强过江、跨湖通道能力,提升高速公路覆盖度和联通水平。

  构建协同高效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结合全国枢纽城市体系布局,全力打造南昌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九江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积极建设抚州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培育发展丰樟高、奉靖、鄱余万都等组合型地区性综合交通枢纽,以航空、铁路、水运为核心,提升枢纽资源要素配置能力,推进枢纽功能合理分工,打造协调联动、高效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

  加强航空枢纽建设。坚持客货并举,优化完善航线网络,建设南昌区域国际航空枢纽。实施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引入工程,打造航空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公路客运一体衔接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加强与电商物流平台合作,吸引境外航空公司、货代企业入驻,大力发展航空物流,打造区域智慧空港物流中心。构建与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合理分工的都市圈机场体系。

  打造江海联运的区域航运中心。依托“两纵一横”内河高等级航道网,以九江港为核心,打造江海直达、服务全省、辐射长江经济带的区域性航运中心。做大做强九江港,提升九江港大宗散货服务能力,加快建设铁路专用线及配套专用装卸线,优化重点港区疏港公路布局。深化资源整合、资本联合和差异发展,推进九江港与南昌港一体化,构建以九江港为核心、南昌港为支撑,沿江沿湖港口为补充的都市圈港口群。

  提升铁路枢纽优势。构建南昌“米”字型、九江“十”字型高速铁路网,提升南昌、九江等城市铁路枢纽功能。贯彻客运枢纽“零距离换乘”理念,加快建设南昌东站,升级改造九江站、庐山站等铁路枢纽。以铁路客运枢纽为纽带,推进快速铁路、普速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层次多制式轨道交通“多网合一”。推进传统货运站场向铁路物流枢纽转变,加快建设向塘西站物流枢纽、抚州海西综合物流园、抚州北铁路货场集装箱场站等,推进多式联运发展,拓展物流服务功能。

  拓展综合交通枢纽发展新空间。围绕庐山、鄱阳湖、庐山西海等重要景区,统筹推进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设施与步道、绿道、景观铁路等体验设施网络布局,沿鄱阳湖打造集防洪、交通、景观游一体的绿色廊道,推进交通运输与观光、休闲、运动、探险等多种方式深度融合,建设旅游交通型枢纽。结合城市组团布局,围绕南昌东站、九江庐山站等枢纽,有序发展高铁经济,打造城市交通综合体。围绕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加快建设临空经济区,促进航空物流、跨境电商、商务会展和虚拟现实等适航产业集聚发展。

  优化提升客运服务。依托京九客专、沪昆高铁、向莆铁路、沪昆铁路等既有铁路,增加开行南昌至樟树、丰城、高安、抚州等地城际列车。围绕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南昌西站等客运枢纽,促进不同运输方式运力、班次和信息对接,推进空铁、公铁联程发展。推进都市圈跨市公共交通一体化,推广市际客运班线公交化运行。逐步统一都市圈公共交通移动支付接口标准,推动不同运输方式间客票一体联乘和不同城市间一卡互通,推广应用电子化客票。坚持公交优先,引导建立“轨道交通+公交汽车+慢行系统”的城市出行模式。优化高速公路收费站布局,逐步整合、外移高速公路收费站,提升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完善物流服务系统。优化调整都市圈运输结构,提升铁路、水运运输方式比重,积极推进以江海联运、铁水联运为重点的多式联运发展。围绕东盟、中亚、西亚、欧洲等重点方向,依托国际运输通道,推进跨境多式联运发展。以市场化方式吸引周边中欧班列货源向南昌集结,推动南昌至莫斯科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行。结合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改扩建,预留高铁物流配套设施,超前谋划空铁联运发展。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完善城乡多级物流服务网,研究物流车辆便利化通行措施。

  推动跨部门跨地区信息和数据共享,率先建设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带动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智慧化民生服务能力,提高智慧都市圈建设质量。

  争创南昌国家互联网骨干直联点,有效提升网间数据交换能力。加快互联网国际出入口带宽扩容,全面提升流量转接能力。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重点在南昌、九江、抚州等市布局建设大数据、云计算平台,推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移动终端应用等融合发展。鼓励企业现有数据中心出口带宽扩容。

  积极推动既有移动通信网络核心网扩容,加快5G试验网建设和5G网络商用步伐,全面启动5G网络规模化部署。推进江西铁塔基站站址工程,推动都市圈率先建设5G通信网络。因地制宜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依托移动通信网络构建服务于生产生活的物联网,建设窄带物联网(NB-IoT)网络、增强机器类通信(eMTC)网络。在赣江新区等率先部署车联网等基础设施,争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推动无线宽带都市圈建设,加快实现免费高速无线局域网在都市圈热点区域和重点交通线路全覆盖。推进都市圈城市固定互联网全部光纤接入,建设高清互动数字家庭网络。推动南昌智慧城市应用试点示范成果在都市圈共享应用,以南昌“智慧城市”为基础,探索建设“都市圈大脑”。争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推进三网融合,合力建设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和智慧城市。

  深入推进能源结构转型,重点推进都市圈火电结构转型和布局优化,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切实提升省际联网通道受电能力,着力构建互联互通的天然气管网体系,完善能源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供应,平衡外部能源供给与内部能源生产,协调能源供给能力与调峰能力,强化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能源支撑。

  深化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控制煤电投产规模,提升既有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电站产能利用率,优化发电配额指标分配。推进常规污染物近零排放改造,加快关闭安全生产条件差、资源枯竭型的能源企业。加强火电企业与蒙华铁路衔接,加快煤炭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电力基础设施强化“补短板”,建设一批水电、火电、抽水蓄能等能源项目,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和技术水平。在重要负荷中心地区推动建设支撑性电源项目,提高电力系统抗灾抗险能力。尽快查明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开发潜力,加快省内页岩气开采步伐,加大省外天然气资源利用力度,统筹利用川气东送、西气东输以及东南沿海液化天然气西送等气源。

  建设都市圈坚强智能电网。推进特高压工程。深入实施配电网网架提升、设备质量提升、智能技术提升等专项工程,打造可靠性高、互动友好、经济高效的一流现代化大都市圈城市配电网。全面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强化农村供电网络,持续提高农村用电保障能力。全面推进电力调峰能力建设。统筹考虑将穿越城市核心功能区的高压电力走廊整体向城市外围搬迁,预留能源走廊通道。

  建设都市圈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统筹部署智能感知终端,优先建设综合功能、互联互通的智能电表等成熟终端,研究配电终端接入泛在物联网的新模式,实现10千伏线路配电终端深度覆盖,充分挖掘配电物联网价值。优化电力骨干通信网架结构,建成路由丰富、网架坚强、高效服务的新一代电力通信网,满足泛在物联网资源共享、业务开放的发展需求。打造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电力需求管理打造虚拟电厂,培育发展“变电站+数据中心站+储能站”三站合一等新兴业务,打造都市圈能源互联网生态圈。

  建立能源体系建设协调机制,提升全省“供”与“用”的能力水平,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满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求。建立综合能源供应体系,因地制宜投资建设新能源利用以及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等各类分布式能源设施,构建智慧微网,强力推进可再生能源清洁供暖和工业供热,建立可再生能源与传统能源协同互补、梯级利用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推动都市圈城市燃气管网与全省天然气管网全面对接。在都市圈内统筹建设区域性供气储气设施。有序建设一批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电源设施。统筹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在都市圈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服务区和办公驻地、居民区,推进部署充电设施,提升都市圈新能源汽车出行比例。

  协同推进城乡饮用水水源地建设,推动都市圈城乡供水一体化,强化跨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信息互联互通,联合提升堤防防御能力。

  推进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建设,提升都市圈“多水源、高保障”能力。统筹优化都市圈排水口、取水口布局。提升都市圈供水设施集中布局水平,推动跨市域县域水厂和供水管网建设,探索鄱阳湖流域水源地联动建设机制。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和农村自来水工程。

  推动南昌、九江、抚州水务一体化,逐步实现都市圈城乡供水一体化。统筹都市圈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岸线利用等,建立都市圈水务部门长效联席制度。以省域水利信息联网为契机,加快推进都市圈内跨行政区水资源管理信息联通,推进水利行政执法协同,建立水事活动联合执法的日常联动协作机制。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大力发展规模化集中供水,促进城乡优质供水资源向农村延伸。

  完善跨行政区合作机制,合力提升长江、赣江、抚河等重点流域堤防防御能力。协同确保重要江河湖库、重点城市或地区、重要基础设施防洪安全,统筹沿线区域防洪排涝标准建设,强化现代城市防汛保障体系。分片区、按城市重要等级强化防洪设防,按标准推进加高加固防洪堤。在南昌、九江市加快建成全国重点防洪城市防洪减灾体系,促其有效衔接。强力实施都市圈治涝工程、鄱阳湖蓄滞洪区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堤达标建设工程、圩堤等防洪工程加固整治建设项目。

  第七章 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以加强生态环境协同共治、源头防治为重点,强化都市圈生态网络共建、环境联防联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提升都市圈在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建设中的战略枢纽功能,建成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绿色宜居都市圈。

  推动南昌、九江、抚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城市市容品质和社会文明度。推进共青城市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等。

  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社区环境,提升城乡建筑风貌,建设绿色生态城乡。开展岸线资源占用补偿和有偿使用先行试点,利用沿长江、赣江、鄱阳湖风景名胜等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开辟休闲绿带,为居民提供便捷舒适的亲水空间。依托大江、大湖、名山等自然资源,系统保护自然山水、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以流域为单元,跨行政区合力推进库、塘、河、沟、渠水生态修复工程,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统筹推进区域生态保护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大力提升都市圈生态宜居度,构建长江经济带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尽快启动都市圈生态红线勘界定标工作,推动跨市县生态保护红线有序衔接,促进红线边界落地。摸清生态保护红线内矿业权底数,对国家明确要求退出的矿业活动,建立梯次退出和补偿机制。逐步提高生态服务保障能力,实施综合监测,严格执行区域准入制度,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禁建破坏生态功能和环境的工程项目,确保生态功能不降低、面积不减少、性质不改变。建立市县生态保护红线台账系统,推进各市县生态保护红线联合执法,将生态红线保护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严守生态安全红线。

  建立跨行政区协同推进湖泊生态保护的体制机制。以湖泊湖体、沿湖岸线为重点,加强都市圈湖泊生态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推动区域城乡联合开展湖泊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工业和生活污水达标排放、重金属污染防治、沿湖重点入湖水系整治等工程,推动环湖农业县率先推动化肥及农药使用减量化。统筹推进鄱阳湖水域、长江九江段、赣江下游、抚河中下游生态修复、资源保护与利用,推动实施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科学划定都市圈畜禽禁养区,在重点河湖周边3公里内禁止分散的家畜饲养,督促大中养殖场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集中处理和利用,鼓励养殖场通过农牧结合推进畜禽粪污自我消纳。统筹推动实施鄱阳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加快珍稀濒危动植物栖息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强化已破坏跨区域生态廊道恢复工作,构建以鄱阳湖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强化渔业资源管控养护机制。建设水生生物保护区。建立鄱阳湖生态一体化动态监管系统,实现船舶位置数据实时采集和查询,建立跨行政区渔业捕捞联动机制,强化非法捕捞、采沙、围堰联合执法、违规惩罚机制。

  全面摸清都市圈内长江流域岸线利用状况,建立岸线利用项目台账及动态管理机制,强化违规违法惩戒制度。加快推广应用低排放、标准化、节能型船舶,淘汰低环保标准船舶。加强工农业污染治理,保护长江一江清水。协调好长江、五河流域和鄱阳湖之间的“江、河、湖、库”关系,避免五河流域过度水利水电开发影响鄱阳湖、长江水生态安全,积极发挥鄱阳湖对长江水文的调节功能。

  推动都市圈自然保护地系统评估和统一规划,整合交叉重叠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实现一个保护地一块牌子一个管理机构,提高自然保护地管理质量和效能。整合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候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鲤鲫鱼产卵场省级自然保护区、河蚌省级自然保护区和都昌候鸟省级自然保护区等重要湿地,争取建立鄱阳湖湿地国家公园,打造都市圈最靓丽的自然名片。加强都市圈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监管,强化长江江豚、候鸟及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建立珍稀濒危物种种群恢复机制,申报建立江豚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推动九岭山、桃红岭梅花鹿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安义峤岭、靖安潦河大鲵等省级自然保护区规划修编,将未受保护的重要生态区域划入保护区,将生态价值较低的区域调出保护区范围。

  加强生态统筹协调和综合治理。整合相关生态修复资金和政策,优先支持在重点区域实施重大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提升都市圈生态系统整体质量。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与综合治理制度体系,联合开展森林、湿地、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提升行动,加快沿长江、赣江、抚河、昌铜高速生态示范带建设。支持抚州开展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统筹提高生态修复工程实施质量。实施鄱阳湖流域退化生态系统综合修复工程,加强鄱阳湖及“五河”流域自然湿地和自然岸线修复,持续推进退耕还湖还湿,加强鄱阳湖退化沙化土地和河湖水系生态修复,提高水系连通性。大力推行鄱阳湖平原农业区保护性耕作。加强西部山区退化天然次生林封育,推动人工生态公益林近自然经营改造,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推进矿山尾矿污染防治和采石场噪声、扬尘污染治理,防止矿业活动破坏乡村景观和生态环境。推进乡村采矿、采石和采砂场地的生态和景观修复,加强采矿塌陷地整治和恢复。鼓励环境治理修复与产业融合发展。

  建立都市圈环境污染联防联控机制,高标准制定都市圈主要污染物排放地方标准,促进都市圈在长江经济带和中部地区率先实现环境质量根本性好转。

  以都市圈为单元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强化工业源、移动源和生活源排放污染治理,加强多污染物协同控制,确保到2025年大气环境质量达到长江经济带省会都市圈领先水平。制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建立都市圈大气污染联合执法工作机制,探索异地交叉执法、飞行检查执法等模式,强力推进环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纪检监察无缝衔接。

  严格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分级分区保护,保障城乡供水安全,明确都市圈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Ⅱ类,二级保护区水域水质保护目标为Ⅲ类。启动沿岸水源涵养林建设,采取“以封为主、封育结合”等全封闭措施,提高水源涵养能力。

  以农用地和容易引发土壤污染的产业用地为重点,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对存在土壤污染高风险的企业用地,创新政策引导企业及时关停,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权。对已污染场地开展修复或管控。强化重金属污染排查和治理,开展对铜产业等典型重金属污染场地的环境风险评估与污染监测控制,推动涉重金属污染企业搬迁入园,推进重点地区污染场地和土壤修复治理。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医疗废物、危险废物收集运输和处理处置体系,鼓励跨区域合作共建医疗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加强严格管控类耕地用途管理,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产区域。加强居住、学校、医疗和养老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理,对其周边地区严格实行用途管控。

  以防范抗生素、微塑料、内分泌干扰物等新型污染物风险为重点,避免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加强新型污染物风险调查评估、综合监测、排放标准制定、源头治理等工作。通过新增监测设施和监测指标,加强对大气、水、土壤、河湖底泥中主要新型污染物浓度和鄱阳湖鱼类体内新型污染物残留监测。结合各市县环境容量、污染物分布等特点,制定都市圈新型污染物环境质量和排放标准。加强新型污染物源头治理,推动都市圈养殖业抗生素使用减量化、替代化,严控环境激素生产和排放,推动农业、轻化工、医药等行业内分泌干扰物减排。

  发挥南昌国家低碳试点城市和丰城国家城市矿产基地示范作用,开展绿色制造体系试点和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推动固废循环经济产业园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国家试点建设。发挥丰樟高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带动作用,推进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着力构建以废钢材、废有色金属回收利用等为重点的金属冶炼和机械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以工业固体废渣、建筑废物回收利用为重点的建材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报废电子信息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行业循环经济产业链,以旧汽车回收利用为重点的汽车制造行业循环产业链。全面推进全产业链绿色清洁生产,推动工业企业清洁循环式生产。研究制定生态设计指引,积极引导制造企业推进原材料、能源、水资源等循环利用,引导工业企业开展质量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把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治理放在突出位置,加强生态环境风险防范,确保发展不超载、底线不突破、生态环境不退化。

  整合都市圈资源、环境、生态监测能力,建立统一规范的资源环境生态监测网络和信息平台。建立都市圈一体化的大气环境监测预警网络及水土流失防治联动协作机制。依托现有的省河(湖)长办,探索建立鄱阳湖流域综合管理协调机制,对流域开发与保护实行统一规划、调度和监管。加强空天地一体化和现代化监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推进鄱阳湖资源、环境、生态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台站建设。推进建立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优化台站布局。

  推进“江西省智慧湿地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建立鄱阳湖湿地监测评价预警机制,探索制定湿地生态系统损害鉴定评估办法。建立鄱阳湖水质月度监测评估、季度预警通报、年度责任考核机制,确保鄱阳湖流域排污总量逐步下降,鄱阳湖水质逐年改善。建立健全多部门环境质量联合会商机制,完善应急预案,预警分级标准和响应机制,及时妥善处置污染事件。

  对土地资源超载地区实行城镇建设用地零增长,严控各类开发区设立。对环境超载地区率先执行特别排放限值,依法依规规定严格的排污许可要求。对新、改、扩建项目,加大重点污染物排放减量置换。对生态超载地区制定限期生态修复方案,实行更严格的定期精准巡查制度,必要时实施生态移民搬迁。对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地区实行封禁管理,促进生态系统自然修复。

  强化空间、总量和准入环境管控。以确定和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综合管控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为抓手,协调发展与保护关。